雷竞技:拉齐奥新援登场表现出色,获认可
文 | 记者 王炳懿
关于合力投资
合力投资成立于2012年,总部位于上海,并于北京、深圳、杭州、成都设有分公司或办公室。投资团队管理着多支人民币和美元基金,投资业务覆盖早期风险投资、中期成长投资和证券投资。迄今,合力已在中国、美国、韩国、香港等地投资超过100家高科技、高成长企业,所投行业覆盖互联网、人工智能、自动化、金融科技、文化创意、消费升级、新材料和医疗等多个高速成长的新兴领域。
9月8日,合力投资合伙人郑正在IPO.fm第69期“天使VC下午茶”活动上进行了《游戏与电影,内容产业抓住本质才有未来》的主题演讲,并分享了自己对于文创领域的看法。
以下为当日对话实录:
关于文创行业的看法
关于影视行业,我的定义是你通过某种视频或者音频的表现的通道,把你的内容展示给广泛的受众,并且你的公司能够获益,这是一个大的跟影视相关的内容创造的产业的定义。
这里面切分成如下几个部分:
第一是内容的产生,与此对应的是流量的产生;
第二是内容的道路,与此对应的是流量的通道;
第三是内容的接受者,和最终的变现价值的转化者,通常对应的是流量落地的那个环节,或者是用户的群体。
现在的创业者已经很难去控制内容的通道了,如果你此时去做跟爱奇艺,优酷一样的事情,但是没有技术上的核心或者颠覆性的东西是很难成功的。大家现在都是向已经存在的大品牌去寻找用户,所以很多人的创业方向局限于内容的生产这么一个环节上面。
在内容的生产这个环节里,很多创业者的第一反应就是在他个人最理解、最喜欢的这个方向发现问题,试图去解决这个问题。比如说早年的a站b站,创始人都是对内容有自己的喜好,但是大家在创业初的时候对创业的方向一定要非常谨慎,要分析产业的结构, 要明白这个行业里面最多的钱是被谁赚走的,你做的事情在里面的权重够不够。
很多拿不到钱的公司都用共同的问题:
一是在内容创作上基本自己完成,但用户群体都是别人的,这就要求内容生产者非常优秀,要超过市面上90%的同行。如果不能做顶尖的10%就不要再想了。
二是这些人会经常提到从前做过的作品有多优秀,但是内容是一个非标品,如果不能做到标准化、流程化、规模化,就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。
在内容创业上,投资人要看的是:
1、团队有没有出类拔萃;
2、做的事情本身是不是出类拔萃;
3、创业方向在行业里面是不是稀缺的。
能占2点的就能拿钱,3点全占那么就是很多人追着给钱。所有做内容创业的人都要自问一下,你比对手强在哪里,强多少?你做的事情有多稀缺?如果不是,那么希望大家能够再多考虑一下自己的方向。
关于游戏领域
现在游戏想要成功是很困难的。像啪啪三国这样的项目都是个例,整体都是很困难的。一方面游戏行业面临剧烈的竞争,游戏的制作成本本身也是一种限制。在过去只要在美工、设计上稍微超过平均的水准就能成功,但是现在已经到了看你能否做出有突破性作品的阶段了。现在也其实很少听到有机构会在游戏方面进行投资了。现在游戏行业的收入在上升,但是行业却是一潭死水,几乎所有产品都一模一样,没有什么颠覆性。
游戏领域的创业我虽然不看好,但是我依然认为能够抓住游戏本质的人还是能成功的。
而且做不同类型游戏所面对的本质诉求是不一样的,单机的游戏应该想清楚玩游戏是为什么,让人震撼的是什么,获得了什么乐趣,是精密的关卡还是出色的情节设定,还是声光效果的体验。而网络游戏你要考虑的是,让用户生活在什么环境里,你提供的世界是不是活的,提供的机制是不是能让用户更活跃,能形成一种优质的循环,感受到交互的范围,形成闭环。
游戏的误区是现在很多游戏的人追求的都不是本质的问题,都在追求更好的ip,这其实已经偏离了游戏的本来面目。另一个误区是很多人不敢想,在产品设计上没有任何创新,用户交互上、系统上没有任何创新,都像是一个脚本改出来的,一切都倾向于用户的迅速充钱,一路从头砍到尾,没有交互,只是迅速获得数据提升。
关于电影领域
相对来说我更看好电影行业,但是我看好的不是什么网络大电影,这是完全不同的。我看好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好的电影,不管是游戏还是电影,你必须抓住它的本质。历史上也有很多低成本但是斩获大票房和评价的,我为什么认为电影行业的前景足够好呢?
一、电影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。
二、中国电影的渠道足够多,屏幕足够多
三、中国的影视行业相对来说很成熟,不缺演员、导演、剧本,甚至不缺钱。
还有一件事,就是今年电影的泡沫已经在收缩了,甚至是快要爆炸的时候,接下来的一年反而是很多高品质电影的机会。在我看来很多拍网络大电影的人,骗钱的居多。无论是什么媒介,大屏幕还是网络,电影就是电影,抓住本质的人才能成功。
现在市场上对好电影的呼声还是很大,现在大明星,大制作,大导演已经被市场证明不靠谱,老百姓已经不那么买单了,有很多类型片找到了出头的机会,包括喜剧电影,包括逻辑和情节上能吸引人的影片。我们未来一年看好的是,真正回归本源的小成本的电影制作人或者制片公司,未来更长期来看,在制片更成熟、IP热和演员热冷下去之后,电影行业的创业会重新成为年轻人可以选择的行业,可以去以小博大。
关于IP
IP这件事情各行各业都在谈,但是事实上在我们接触到的,基本上所有的主流基金都没有去为IP买单的,但是掉进坑里的公司我倒是看到了很多。创业者兜售IP是无法获得任何正面加分的,这件事的意义比大家想的要少得多,真正的IP也比大家想的少得多,大部分的小说,动漫都很难承担起IP这个词,大的IP基本都已经被大公司买断了,创业者不要在IP这个方向上浪费时间和金钱了,把自己的产品做好才是主要的。
提问环节
成功的项目和失败的项目分别有什么特点?
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创始人的坚韧度和抗压能力够不够。我曾经投过两家公司,他们都曾经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工作超过10年,而且带着自己以前的团队,有一定的领先性。其中一家的人有很坚韧的品质,尽管也会抱怨,但是永远都是自己去解决问题,发展到今天规模已经很大了。另一家每次遇到问题都会打电话过来把困难讲一遍,表示自己没有办法,两手一摊不知道该怎么做,当然现在已经倒闭了。所以创始人的抗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。
这一轮资本寒冬会持续到什么时候,创业者怎样度过?
可以确定的是资本寒冬在下一轮股市变回牛市的时候就会结束。对我们的影响在于,二级市场其实是一级市场重要的退出通道,二级市场不好的时候一级市场就很难退出,这个时候所有人就会表现的很谨慎,对项目生存能力的考量会增加,希望项目在融了钱之后能够自己活下去。创业者也要考虑自己的盈利能力或者是财务规划的能力。
传统的手游和现在的VR游戏在投资逻辑上有什么区别?
我们投资不同游戏的逻辑是一样的,就是重视游戏的本质。现在很多做VR游戏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什么,很多都只是带着一个VR眼镜,然后拿着控制器按一下,打两枪,就感觉是VR,我觉得很扯淡。你必须回答一个基本问题,就是你是在一个什么场景下,给什么样的人,做的什么产品,这个人在这个情况之下在物理上和精神上的需求是什么,你怎么满足他,后面怎么赚钱。这就是我们投资所有游戏的逻辑。
有没有哪些案例当时错过了,现在很后悔?
皱过眉头的大项目是有的,但是不见得有多后悔。其实投和不投的逻辑在后来看都是对的,这是基金本身的策略来决定的。我们的决策不是一个人做的,是投委会投票来做的,反对的人一定有反对的理由,而且一定是大家最终都认可的。所以每个项目都是基金的策略,如果一个项目是高风险高回报,但我们需要一个均衡的项目,那么就不是我们要的。有遗憾的,但没有后悔的。
对创业者有什么忠告?
创业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,自己比同行优秀在哪里,你的优势是什么?如果发现你自己在中国不是最优秀的,你可以考虑去越南、去印度。就是要记得永远保持自己的高势能,永远要去做一个高维度打击低维度的事情。
更多精彩现场
第69期
天使VC下午茶
本文 雷竞技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raybet-dianjing.com/raybet-post/172.html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